随处可见的历史悠久的木结构小屋;别具一格的石子路;俯瞰城市清一色的红顶……德国小镇奎德林堡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和背后蕴含的历史底蕴不逊于位于德国南部,早已闻名遐迩的小镇罗滕堡。
奎德林堡(Quedlinburg)位于德国中部的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因城堡山,教堂和老城的木质结构房屋群而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上,它是萨克森王朝(德意志封建王朝,于919年创立)文化和政治中心,亨利一世的行宫所在地,堪称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典范。
旅程从城外的防御城墙开始,环游老城,以登上宫殿山眺望老城作结。
巴士缓缓地停在了老城外侧,一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建于中世纪的防御塔,现在完整保留下来供游人参观的为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绿顶的林登拜塔(Lindenbeinturm,以著名企业家Georg Lindenbein命名,1890年他捐资修缮了这座罗马式防御塔),它也是小城的最高瞭望塔。登上此塔可以瞭望城市全景。
老城区
老城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94年,奥托三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授予其姑妈修道院院长玛蒂尔德开市、造币和关税自主权,小城的历史就此展开。随着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小城渐渐壮大,1426年这座冉冉升起的小城加入了汉萨同盟(建于12世纪,是德国一个旨在国外贸易中相互支持和保护的商业同盟),并企图脱离教会的控制。可惜直到1802年,这一愿望才得以实现,最终奎德林堡合并到了普鲁士王国。
小镇丰富的历史在其建筑上留下了缩影。站在老城的集市广场,举目四望,建筑形式大多为木框架房屋(Fachwerkhaus),游走在小巷间,动辄就会遇上几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据导游讲,奎德林堡大约有1300座这样结构的建筑,俨然可以成为框架房屋研究的博物馆,每座房屋的独特外观都记述着它的奇妙故事。封面图上的三座建筑堪称老城区建筑形式的缩影:左侧的木框架房屋;右侧始建于1320年,文艺复兴风格的市政厅;和远处中部的中世纪塔楼,曾被用于监狱和酷刑室的恐怖塔。既有着表面的华丽,也有中世纪的阴暗和玄妙。
在一些历史十分悠久,具有纪念意义的房屋前,会刻有文物保护标志(Denkmalschutz)。
另外小城的石板路也是一大特色,年代久远可追溯到公元10世纪。听导游讲,当年选择石材铺地,是为了起到防火的作用。防止火灾是古代欧洲城市建设必须涉及的问题之一。
远足最后一站是宫殿山(Schlossberg),整个地区最著名的景点——罗马风格的圣塞瓦提乌斯修道院教堂(Stiftskirche St. Servatius)坐落于此。教堂的地下室藏有德国第一位国王亨利一世(Heinrichs I.)及其妻子玛蒂尔达(Mathilde)的墓穴。登上宫殿山眺望奎德林堡小城,中世纪风格的红顶木质房屋一览无余,美不胜收。
小城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景点,比如木框架房屋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筑本身便是小城历史最为悠久的木质房屋之一。此外,还有城市历史博物馆、德国中部铁路和玩具博物馆等等。
看了这篇游记,是不是很心动,下次有机会游览德国时,不妨在日程安排表中添加上这座在联合国文化遗产名录上的城市吧!(来源:人民网德语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