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地产这种事儿,搁在国际舞台上也是一场狗血大剧。这不,德国慕尼黑和希腊就快要撕得头破血流了。
其实要追根溯源,就得从2001年说起。当时,希腊在慕尼黑一个名叫Berg am Laim的城区买了块占地1.5万平方米的地产,想建个德语希腊语的双语学校,这样一来,学校建好以后,750名学生就可以拿到德希两国都适用的毕业证。
然而,16年过去了,学校竟然还没有建成。从谷歌地图上来看,一大块空地光秃秃的,钢筋骨架搭了还没一半,稀稀拉拉不成样子,外墙和搭架天天雨宿风餐,哪还有不被风化和损坏的理?这样的龟速,还真是难得一见。
![希腊要把慕尼黑告上国际法庭 竟是因“争地产” 希腊要把慕尼黑告上国际法庭 竟是因“争地产”]()
提到建筑方面的“慢工出细活”,你可能会联想到德国人都尴尬脸的柏林新机场,但是毕竟人家德国人是因为顾虑这样那样的隐患,竣工期才一推再推。可是希腊这茬儿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进度慢成这样?因为穷!自从欧元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在希腊首都雅典实行了严厉的资本管制,于是乎,希腊本来要拿出来让学校竣工的1800万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3元)就这么被半路拦截了。
![希腊要把慕尼黑告上国际法庭 竟是因“争地产” 希腊要把慕尼黑告上国际法庭 竟是因“争地产”]()
萧条的希腊经济
等了这么久,进度又一拖再拖,这座慕尼黑小镇终于耐不住了,嚷着要把地收回来,不建双语学校了,就建个正常的高级中学。也是,16年都过去了,要是及时把工程给结了,当年的那些适龄学生现在估计都生娃了吧!还不提慕尼黑是个寸土寸金的地儿,这么大一块地就白放着,找不到房的留学生看着得多心焦。
![希腊要把慕尼黑告上国际法庭 竟是因“争地产” 希腊要把慕尼黑告上国际法庭 竟是因“争地产”]()
慕尼黑地方政府虽然把这块地转交给慕尼黑市了,但是希腊哪里肯放呐,已经投进去的1500万欧岂不是打了水漂?
于是乎,希腊一咬牙一跺脚:要是不能庭外和解,那就法庭上见吧!
![希腊要把慕尼黑告上国际法庭 竟是因“争地产” 希腊要把慕尼黑告上国际法庭 竟是因“争地产”]()
海牙国际法庭
希腊以“损害国际法”为由,要和慕尼黑在海牙国际法庭上针锋相对。希腊方面的律师Georgios Vlachopoulos说:“这所学校在法律上是希腊的所有物,所以当然归属于希腊!”照这样看来,雅典不能被强制交回地产。人家律师还表态说,如果慕尼黑市要把双语学校建筑骨架推翻重建,那也“太残忍了”。
当然了,打官司可没那么容易,拖你个七八年都不算夸张。律师Vlachopoulos也承认这是一场硬仗,就算在理想条件下,打官司的代价也会高得吓人。今年初,他还要把时任外交部部长的施坦因迈尔搬出来当救兵在中间协调,结果也没成功。
那慕尼黑啥反应?身为法学家的小镇负责人Axel Markwardt早先就说过,这16年来,希腊有一大把的机会可以利用好建筑法来挽回局面,但是他们都没把握住,而且当初的购买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如果双语学校的建设进展不顺利,那么慕尼黑市就有权收回地产。Markwardt还说:“我们这地可跟使领馆没关系”,言下之意:怎么着,我还怕你不成!
一边是霸着不走的钉子户,一边是理直气壮的地方政府,你觉得谁会笑到最后?(欧洲时报德国版)